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药物化学与工艺》是根据制药企业相关岗位对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将药物化学理论知识和相关工艺与技能进行一体化融合的课程是面向制药企业培养药物合成技能专门人才的职业技能课是化学制药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对药学专业和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
《药物化学与工艺B》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303031 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
适用专业:药学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生物化学与生化药品、药理学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药学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现代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常用药物的结构类型、药物合成、纯化精制、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及其应用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并了解现代药物化学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与在制药企业中进行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物分析检验打下坚实基础。它是以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生化药品、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药物制剂技术、药物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依据“药学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药物制剂、药物检验等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教育对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药物制剂工、药士、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各类药物的性质与合成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校企交互、工学融通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企业实践机会。按理论联系实际和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组织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64,学分4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或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制备原理、理化性质、产品纯化、产品的理化鉴定、生物效应和构效关系;能够安全地合成典型药物;了解药物发展史和设计思想、以计算机为工具结合化学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进行的三维构效关系研究和合理药物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实训,学生能根据所学合成原理进行典型化学药物的合成、抗生素的合成操作;能对合成的粗品进行纯化;能计算药物的合成产率;能鉴别药物中的杂质。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药物制剂、药品调配、用药指导不同岗位发展的需求。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在制药企业、医药药房、社会药店和医药公司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与技能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l 能进行典型化学药物的合成操作;
l 能进行抗生素的配伍操作;
l 能对合成的粗品进行纯化;
l 能计算药物的合成产率;
l 能鉴别药物中的杂质;
l 能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判断其储存条件;
l 能熟练对常用药物或代表药物进行鉴别操作;
l 能按照药物的性质给出调剂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习
情境
学习单元
知识点
知识要求
实训项目
技能要求
课时
1.原料药中间体的性质与合成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与药化工艺基本操作
1.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1.掌握药动学时相和药效学时相的概念
2.掌握药物的基本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3. 熟悉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效的关系
4. 了解电子密度分布对药效的影响
5.掌握立体异构对药效的影响
6.了解官能团之间的距离对药效的影响
7.了解键合特性对药效的影响
1.药化工艺基本操作
1.能对不同药物离子进行鉴别
2.能进行回流、蒸馏操作、熔点测定等
3.能正确使用电热套、真空泵、旋转蒸发仪、烘箱等
5
二、先导化合物的修饰与中间体的合成
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与结构修饰
1.熟悉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2.熟悉前药原理
3.了解药物结构修饰的方法
2.氯代环已烷的合成
能正确进行代表中间体氯代环已烷的合成操作
6
2.化学药物性质与合成
三、解热镇痛药抗炎药的性质与合成
3. 解热镇痛药抗炎药的性质
1.熟悉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分类和发展
2.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合成、作用特点及用途;安乃近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3. 熟悉羟布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3.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1. 能进行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2. 能进行乙酰水杨酸、对乙酰胺基酚、布洛芬、安乃近、吲哚美辛的定性鉴别
6
四、中枢、外周神经系统药物的性质与合成
4. 中枢、外周神经系统药物的性质
1.掌握氟烷、恩氟烷、盐酸氯胺酮、依托咪酯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2.掌握苯巴比妥、地西泮、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盐酸氯丙嗪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3.掌握苯妥英钠的合成原理
4.了解唑吡坦、佐匹克隆的结构、作用特点
5.熟悉盐酸阿米替林、盐酸氟西汀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6.掌握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溴新斯的明、碘解磷定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7. 掌握盐酸苯海索、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山莨菪碱、溴丙胺太林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8. 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9.掌握盐酸哌唑嗪、盐酸普萘洛尔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10.掌握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11. 掌握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12. 掌握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赛庚啶、氯雷他定、富马酸酮替芬、盐酸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咪唑斯汀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4. 苯妥英钠的合成
1.能进行苯妥英钠的合成操作
2. 能进行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的鉴别操作
3. 能进行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地西泮、艾司唑仑、卡马西平的鉴别操作
4.能进行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氧化变质操作
5. 能进行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鉴别操作
12
五、心血管系统药物的性质与合成
5.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性质
1.熟悉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氯贝丁酯、非诺贝特等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掌握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盐酸普萘洛尔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3. 掌握盐酸美西律、盐酸胺碘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掌握盐酸可乐定、利血平、卡托普利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用途
5.熟悉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的化学结构特点和用途;米力农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5. 普萘洛尔的合成
1. 能进行普萘洛尔的合成
2. 能进行硝酸异山梨酯、卡托普利、盐酸胺碘酮、盐酸维拉帕米、盐酸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的鉴别
9
六、合成抗感染药、抗肿瘤药的性质与合成
6. 合成抗感染药、抗肿瘤药的性质
1.熟悉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的结构类型
2.掌握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
3.掌握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磺胺嘧啶、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氟康唑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4.掌握环磷酰胺、卡莫司汀、白消安、氟尿嘧啶、巯嘌呤、顺铂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6.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1. 能进行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2. 能进行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的鉴别
10
七、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的性质与合成
7. 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的性质
1.掌握雌二醇、甲睾酮、苯丙酸诺龙、黄体酮、炔诺酮、醋酸地塞米松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熟悉丙酸睾酮、炔雌醇、米非司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氢化可的松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3.掌握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B6、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掌握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醋酸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7. 维生素K3的合成
1.能进行维生素K3的制备
2.能进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的鉴别
3. 能进行甲睾酮、炔诺酮、氢化可的松、醋酸氟轻松、地塞米松磷酸钠、黄体酮的鉴别
9
3.抗生素的性质
八、抗生素的性质
8. 抗生素的性质
1.掌握青霉素钠(钾)、氨苄西林钠、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钠、氯霉素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2.掌握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哌酮钠、盐酸土霉素、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8. 抗生素类药物的性质鉴别与配伍变化
1.能进行青霉素钠、红霉素、盐酸金霉素、硫酸链霉素的鉴别
3.能进行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配伍操作
7
课时合计
64
四、教学设计
学习单元
知识点
实训项目
教学重点
教学情境与教学设计
建议学时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与药化工艺基本操作
1.药动学时相和药效学时相的概念
2.药物的基本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3.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效的关系
4. 电子密度分布对药效的影响
5.立体异构对药效的影响
6.官能团之间的距离对药效的影响
7.键合特性对药效的影响
1.不同药物离子进行鉴别
2.回流、蒸馏操作、熔点测定等
3.使用电热套、真空泵、旋转蒸发仪、烘箱等
1.药物的基本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2.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效的关系
3.立体异构对药效的影响
1.结合人体结构图学生自己找出药物体内过程
2.结合钥匙和锁体会药效学时相
5
二、先导化合物的修饰与中间体的合成
1.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2.前药原理
3.药物结构修饰的方法
代表中间体氯代环已烷的合成操作
1.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2.前药原理
1.通过合成氯代环已烷掌握其制备原理、性质和药物结构修饰的方法
6
三、解热镇痛药抗炎药的性质与合成
1.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分类和发展
2.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合成、作用特点及用途;安乃近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3. 羟布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1.乙酰水杨酸、对乙酰胺基酚、布洛芬、安乃近、吲哚美辛的定性鉴别
2.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1.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的结构、合成、作用特点及用途;安乃近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2. 羟布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1.通过合成乙酰水杨酸掌握其制备原理、性质
2.通过对合成药物的鉴别掌握其结构特点
6
四、中枢、外周神经系统药物的性质与合成
1.氟烷、恩氟烷、盐酸氯胺酮、依托咪酯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2.苯巴比妥、地西泮、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盐酸氯丙嗪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3.苯妥英钠的合成原理
4.了解唑吡坦、佐匹克隆的结构、作用特点
5.盐酸阿米替林、盐酸氟西汀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6.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溴新斯的明、碘解磷定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7. 盐酸苯海索、溴丙胺太林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用途
8.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9.盐酸哌唑嗪、盐酸普萘洛尔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10.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11.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12. 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赛庚啶、氯雷他定、富马酸酮替芬、盐酸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咪唑斯汀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1.苯妥英钠的合成操作
2.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的鉴别操作
3.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地西泮、艾司唑仑、卡马西平的鉴别操作
4.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氧化变质操作
5.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鉴别操作
1.氟烷、恩氟烷、盐酸氯胺酮、依托咪酯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2.苯巴比妥、地西泮、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盐酸氯丙嗪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3.苯妥英钠的合成原理
4.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溴新斯的明、碘解磷定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5.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6.盐酸哌唑嗪、盐酸普萘洛尔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7.局麻药的构效关系
8.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9. 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赛庚啶、氯雷他定、富马酸酮替芬、盐酸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咪唑斯汀的结构、作用特点和用途
1.通过合成苯妥英钠掌握其制备原理、性质
2.通过对本类药物的鉴别掌握结构特点
3.通过氧化变质操作,掌握药物的稳定性
12
五、心血管系统药物的性质与合成
1.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氯贝丁酯、非诺贝特等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盐酸普萘洛尔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3. 盐酸美西律、盐酸胺碘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盐酸可乐定、利血平、卡托普利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用途
5.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的化学结构特点和用途;米力农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1.普萘洛尔的合成
2.硝酸异山梨酯、卡托普利、盐酸胺碘酮、盐酸维拉帕米、盐酸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的鉴别
1.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氯贝丁酯、非诺贝特等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盐酸普萘洛尔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3. 盐酸美西律、盐酸胺碘酮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盐酸可乐定、利血平、卡托普利的化学名、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用途
1.通过合成盐酸普萘洛尔掌握心血管类药物的制备原理、性质
2.通过鉴别掌握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9
六、合成抗感染药、抗肿瘤药的性质与合成
1.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的结构类型
2.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
3.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磺胺嘧啶、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氟康唑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4.环磷酰胺、卡莫司汀、白消安、氟尿嘧啶、巯嘌呤、顺铂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1.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2.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的鉴别
1.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
2.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磺胺嘧啶、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氟康唑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3.环磷酰胺、卡莫司汀、白消安、氟尿嘧啶、巯嘌呤、顺铂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1.通过合成磺胺醋酰钠掌握磺胺类药物的制备原理、性质
2.通过鉴别掌握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10
七、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的性质与合成
1.雌二醇、甲睾酮、苯丙酸诺龙、黄体酮、炔诺酮、醋酸地塞米松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丙酸睾酮、炔雌醇、米非司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氢化可的松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3.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B6、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醋酸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1.维生素K3的制备
2.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的鉴别
3.甲睾酮、炔诺酮、氢化可的松、醋酸氟轻松、地塞米松磷酸钠、黄体酮的鉴别
1.雌二醇、甲睾酮、苯丙酸诺龙、黄体酮、炔诺酮、醋酸地塞米松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2.丙酸睾酮、炔雌醇、米非司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氢化可的松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3.维生素A醋酸酯、维生素B6、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4.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醋酸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1.通过合成维生素K3掌握其制备原理、性质
2.通过对合成药物的鉴别掌握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9
八、抗生素的性质
1.青霉素钠(钾)、氨苄西林钠、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钠、氯霉素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2.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哌酮钠、盐酸土霉素、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1.青霉素钠、红霉素、盐酸金霉素、硫酸链霉素的鉴别
3. 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配伍操作
1.青霉素钠(钾)、氨苄西林钠、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钠、氯霉素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2.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哌酮钠、盐酸土霉素、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1.通过对药物的鉴别掌握其结构特点
2.通过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配伍掌握其结构特点
7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选用教材:《药物化学》,李群力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参考教材:《药物化学》,郑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化学》,周淑琴主编,科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所选教材编写时以项目(各类药物的性质与合成)为载体,将理论与实训融合在一起,实训中的合成与鉴别、性质观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训中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代表药物的结构式、理化性质、特征官能团、合成原理、杂质的引入途径等。并将目前合成中使用的新工艺有所反映,以使学生与行业前沿接轨。
(二)教学建议
将知识与实训融合在一起,大部分知识需要在实训中加以形象化和深化,需要在实践中细化掌握;实训中的合成与鉴别、性质观察要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训中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代表药物的结构式、理化性质、特征官能团、合成原理、杂质的引入途径等。教学后期,在企业生产相对空闲时,为学生提供实际情境体验,下工厂见习或实习2周。
(三)教学基本条件
授课教师不再区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所有本门课程的老师要求有企业实践经验或企业经历,要求是双师型教师,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兼职老师。
实训条件非常重要,要求具备全套化学反应装置、冰箱、真空泵、水浴、电热套等,具有独立的通排气系统,以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充足的水槽、反应台。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与学生未来要面对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接轨,教辅材料中要包括习题集;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训,要有实训指导手册,手册中要体现企业GMP的相关要求;建立课程网站,全部实训项目上网运行,网站中有实训仿真模拟软件,便于学生实训前预习,或是在实训条件不具备时熟悉实训过程;并有企业生产的真实工艺流程的过程模拟,以使学生在不能深入企业洁净车间进行实习时,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网站中有药物结构式立体软件,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若形成性考核未及格者,不得及格或补考,需重修。
形成性考核
考核形式
内容
要求
分值比例
学习态度
学生出勤情况与表现
考勤全满,态度认真
10
记分作业
平时作业、实验报告
及时上交,按要求完成
10
阶段性测验
知识测验
按要求答卷
10
实训考核
实训操作考核
操作过程熟练、结果准确
10
企业表现
企业实际操作实习2周
按照员工要求考勤
10
终结性考核
期末考试
按课程标准要求考核
按要求答卷
50
-
暂未设置教学指导




















